竹行中学疫情期间校园防护指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 点击数:

针对校园卫生清洁与消毒、师生个人防护要点、校园日常预防控制等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如何做到科学防控?一起来学习。

   

● 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试行)

● 校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师生个人防护要点指南(试行)

● 校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运行指南(试行)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感染症状及校园日常预防控制工作指南(试行)

一、卫生清洁


(一)校园环境应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进行随时消毒。

(二)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室内地面应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厕所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杀,做到基本无臭味。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做到日产日清,公共垃圾桶每天清洁。开展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避免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专用教室、体育场馆、实验室等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减少人员进出。

(四)确保学校食堂安全卫生
 1.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食材不受污染。
 2.生、熟食应分开存储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确保食用的肉类和蛋类彻底煮熟。

 3.食堂作业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等。

 4.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五)加强水质卫生管理,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要加强对饮用水安全自查工作,做好饮用水的安全监管。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


在疫情期间,应加强校园内各类场所和公共设施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教室及公共区域消毒 每天进行消毒后通风换气。

(二)专用教室消毒 在使用后每天进行消毒后通风换气。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讲台、课桌椅、门窗、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学校食堂的清洁消毒 1.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2.食堂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的,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

(五)手的消毒 学校在校园内公共洗手设施旁均配备香皂。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六)公共设施的消毒 公共卫生间的门把手、水龙头、洗手台面等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清水洗净。

三、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在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根据属地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的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污染物(含排泄物、呕吐物等)、卫生间等进行随时消毒。1.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2.疑似病例污染物消毒:可用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及时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拭或擦拭。消毒范围污染物为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二)疑似病例所在班级(教室)的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三)消毒人员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及时登记备查。

(四)根据属地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消毒人员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四、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救治后,学校环境应及时在属地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组织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

五、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接触。

(三)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四)建议消毒工作按属地疾控部门的标准化规范,在专业指导下实施。



    

(一)普通师生防护

   减少人员聚集。不要去校园隔离医学观察点周围。

          

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须单独放在塑料袋等密封袋里,然后把密封袋投放到专门回收的垃圾桶中。

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彻底洗手。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整个过程持续不少于30秒,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在食堂或其他正规饮食店就餐,食用熟食。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曲肘遮盖口鼻。

  不高声喧哗,避免“唾沫横飞”。

  除工作需要,避免无防护措施与牲畜、野生动物接触。

  注意所在室内(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

  应注意保持心理平衡,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发热、乏力、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及时报告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二)因工作需要接触校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师生防护

穿医务人员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隔离衣,戴防护帽和符合N95标准的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和鞋套,如需近距离接触被隔离者时戴护目镜。

每次接触隔离医学观察点前后均须洗手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离开隔离医学观察点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物袋封闭后交疾控或专业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

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的卫生和保护,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按照属地疾控部门的标准化规范,在专业指导下实施。

 

一、设置要求


(一)学校已经设置与其师生规模相匹配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选址原则上应当远离师生密集区,建筑物相对独立,容易管理,并具备独立设置隔离区域条件。

(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房间应当具备独立卫生间等基本设施,并具备良好通风条件,如已安装独立空调,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隔尘滤网,禁用中央空调。

(四)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应当按其规模大小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

(五)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内应当划分清洁区和相对清洁区,并有明显标识。清洁区为医疗、消杀、保洁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相对清洁区为密切接触者居住活动场所。

(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配备与规模大小相匹配的医疗专业人员。学校如自身医护力量不足的,可依托当地公立医疗机构。

二、运行要求


(一)隔离医学观察房应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应当相对独立居住,进行单间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三)保证隔离医学观察对象生活、起居、饮食均可在房间内完成,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医学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并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四)由专业人员对隔离医学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五)工作人员每日对隔离医学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巡视(早晚2次测试体温),详细记录其健康状况。

(六)工作人员在测量体温、诊疗、清洁消毒、送餐和询问隔离医学观察对象需求等活动中,确保个人防护到位。并针对工作人员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健康监测。
(七)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消毒技术要点(试行)》严格对隔离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日常消毒。

(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应当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

(九)隔离医学观察期间,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由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救治,由疾控人员对原隔离房间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十)原则上仅用于接收符合隔离医学观察要求的本校师生。

三、运行流程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接收留观人员的运行流程如下:

(一)接收被隔离医学观察人员。

(二)对隔离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询问,建立隔离医学观察个人档案,发放《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须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适当的心理疏导。

(三)测量体温、了解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个人防护和消毒指导。

(四)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餐饮安排、清洁消毒等工作。

(五)医学观察期满解除对隔离医学观察对象的隔离,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隔离医学观察期满证明》,对其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四、信息管控


(一)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建立管控台账,准确记录管控状况和解除隔离的情况。

(二)做好信息管控,保护个人隐私,对因管控不到位造成的传播和扩散,要倒查责任,严肃问责。

五、专业指导


(一) 校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和运行管理,须在当地卫生健康委(局)和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开展。(二)校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启用,须及时按学校行政隶属关系上报其上级主管部门。

 

      

校园日常预防控制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

做好校园各类场所环境卫生,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校园各类场所应当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及洗手液,便于师生勤洗手。

制定落实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学校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积极接受属地卫健疾控部门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校园感染防控、密切接触者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学校医疗机构做好医用口罩、隔离衣、防护服、乳胶手套和鞋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准备。

建立健全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属地疾控卫健部门及家长的联系机制,及时掌握信息,保证信息畅通,做好信息管理。

提前掌握师生假期有无到过疫情较重地区的情况,如有到过,通知其按属地疾控要求,在指定的隔离场所,隔离医学观察14天。

若校园师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若校园师生出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立即启动校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属地疾控卫健部门指导下,立即进行相关场所消毒,对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